河北張家口1200萬立方米生態補水惠澤桑干河
河北新聞網訊(河北日報記者李艷紅 通訊員趙金龍、王松)日前,隨著河北省涿鹿縣七一灌區和惠民北渠灌區渠首閘門關閉,標志著張家口市桑干河2020年秋冬季“引黃生態補水”工作圓滿完成,累計補水1200萬立方米,這也是張家口首次引入黃河水進行生態補水。
圖為11月中旬在陽原縣桑二灌區舉行的桑干河2020年秋季引黃生態補水啟動儀式現場。 通訊員唐帥攝
據介紹,此次的引水線路是從山西冊田水庫放水,以自流方式沿桑干河順流而下,途經山西省陽高縣及張家口市陽原、宣化、涿鹿、懷來等縣區,最終到達官廳水庫。輸水線路全長185千米,輸水時間從11月18日開始到12月2日結束,引來的黃河水主要用于桑干河沿線河道內沙坑蓄水、濕地用水、冬季蓄水、養冰等。
張家口屬缺水地區,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足400立方米,桑干河是該市水系的重要組成部分,也是永定河的重要分支,對北京飲用水源補水起著重要作用。但受降雨量偏少等因素影響,近年來桑干河基流量已無法滿足沿線農業生產和生態用水需求,對北京市飲用水安全也造成一定影響。
圖為11月中旬在陽原縣桑二灌區舉行的桑干河2020年秋季引黃生態補水啟動儀式現場。 通訊員唐帥攝
自2019年以來, 永定河流域開始實施生態補水工作, 從山西冊田水庫“引黃入京”,途經張家口市桑干河至官廳水庫。今年,按照張家口市政府、永定河流域投資有限公司、河北省水利廳三方聯合簽訂的《永定河流域張家口引水補水合作協議》要求,張家口市在秋季永定河流域生態補水期間,從山西冊田水庫引入黃河水1200萬立方米, 讓“過路”黃河水惠澤桑干河。
此文章來源于:https://new.qq.com/rain/a/20201208A00JXC00